業力成熟時,第一個是剎那剎那生滅,第二個它會帶動你相續的行為,帶動你去做第二次、第三次。如果你沒有懺悔,在唯識學就是表示你隨喜。在唯識的角度就是說,你對你的行為沒有懺悔,表示你認同了這件事。你說:「我也沒有懺悔,我也沒有認同。」不對!你不懺悔就是隨順它了。在唯識的定義只有兩種情況:要麼消滅它,要麽就增長它。唯識學的意思沒有人保持原狀。保持原狀這句話不適合凡夫,只有聖人。聖人的心不生不滅,他可以保持原狀。我們沒有資格叫做保持原狀。你要麼進步,要麼就退步,因為你的生命是一個水流的思想,是生滅的,哪有可能保持原狀呢?所以從唯識的角度,你沒有懺悔,就是放縱。這兩句話是一句話,然後它就增長了。
——節錄自《唯識學概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