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個,它只論相應,不論相續。真如,它要的是你相應,你只要一時的相應,一念相應一念佛,一念不生即如如佛。但是你相應了以後,怎麼去相續呢?生命是相續的,我們沒辦法看到生命的相續。它是一個點狀的緣起觀,所以它只有點狀的相應,沒辦法解釋片狀的相續生命。這個是真如緣起不足的地方。
第二個,它只論迷悟,不論業力。「一念迷生死浩然,一念悟輪迴頓息」。但事實上我們覺悟以後,還是要面對業力。這是一種現實。比方說,你知道了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,你現在想去極樂世界可以嗎?當然不可以。雖然你現在信願、資糧都具足,但是你有生死的業力未了。所以你覺悟是一回事,你還必須要面對無始的生死業力,必須把今生的業力償還結束了。
——節錄自《唯識學概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