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傳入之篇章式結構   義理上頓漸兼收  《四十二章經》是東漢時期由印度傳入中國最早的一部佛經,佛遺教三經之一。 
 從文字體裁方面來看,本經的篇章式結構在諸多經典中是不多見的,它不是佛陀在單一時空為某類眾生所宣說的,而是眾多經典的會集。針對眾生在修行當中出現的諸多障礙,佛陀採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對治,綜合諸經的修學綱要摘錄而成,每一個主題構成一個篇章,如是共有四十二章來宣說佛陀的法要。 
 從經典所含攝的義理上來說,古德讚歎本經是頓漸兼收,它在內涵上既有頓教的理觀,直接導引這念心觀察不生不滅的理體;也有漸教的調伏法門,也就是由前面頓教的甚深見,引生出漸教的懺悔業障、積集資糧的廣大行,開展出戒定慧的修學。 
 蕅益大師說本經「文略義廣,該通四教」,本經的修學方法,由於它所對治的是三界的煩惱,特別是對治三界的貪欲,以引導我們出離三界,對於發大悲心,以善巧方便廣度眾生所談不多,因此它的當體是偏重斷惡修善的聲聞法。但從義理上來說,本經又旁通大乘,含攝大乘的義理,所以說該通四教。  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卷次 | 線上聽經 YouTube
 | 聲檔 MP3下載
 | 影音 WMV下載
 | 講義 | 課程講記 | 複習提綱 | 名相解釋 | 註記 |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簡體 | 繁體 | 簡體 | 繁體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01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02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03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04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05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06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07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08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09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10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11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12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13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014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  |